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簡介:海珠區是中國第三大城市廣東省廣州市的老四區之一,古稱江南洲,位于廣州市的中部,在廣州市珠江的南面。北部與荔灣、越秀、東山、天河區隔江相鄰,東部、西部、南部分別與黃埔、芳村、番禺區相望。海珠區風景秀麗,氣候宜人,是一個素有廣州“南肺”之稱的綠色島區。
海珠區旅游景點:
【將軍廟】清代,河南有天后廟、關帝廟等頗有聲名,但至當代均已毀。倒是一座紀念勇衛鄉梓義士的“將軍廟”至今猶存。此廟位于二龍街(今屬龍鳳街)將軍直街內,始建于明代中葉,重建于光緒三十年(1904)。據傳,有一位姓周的龍導尾鄉更夫(司保衛之職),在一次與盜賊的浴血奮戰中身亡,鄉民十分尊重他的勇敢,尊稱他為“將軍”,特把其駐地建成小廟,塑像祭祀,稱“將軍廟”。
【圣旨牌坊】在海珠區龍潭村有一座“樂善好施”牌坊,因這座牌坊是秉承皇帝旨意修建、上刻“圣旨”二字,又稱“圣旨牌坊”。
【南宋狀元井】相傳是張鎮孫故宅的水井,人稱“狀元井”。張鎮孫,別字鼎湖,南宋咸淳辛末年(1271)進士,欽點為狀元,先后任過秘書監正字、婺州通判、龍圖閣待制等官司職。他為人持正不阿,甚得時人稱頌,但又因此得罪了權貴,被罷官回到廣東老家。及至元兵入侵,南宋瀕危,又被起用廣東制置使兼經略安撫使(地方軍事長官),負責守備廣東。曾組織民眾在謝村、石壁一線同元兵打過幾場硬仗。后來元兵攻打廣州,他據城死守,但終因軍餉不繼,城破被擄,在押解京師途中,自殺殉國于粵北大庾嶺。當時文天祥聽到這個噩耗亦非常悲痛。后人在其龍導尾故宅宅基上立廟塑像“千秋奉祀”紀念他,并稱他為龍導尾鄉開鄉之祖,把他遺下的水井稱作為“狀元井”。
【黃埔村古港】黃埔村古港位于新滘鎮(現琶洲街)黃埔村和石基村一帶,這里是廣州最早的僑鄉。
海珠區美食小吃:豉油皇鵝腸、蟾蜍火鍋、冷水豬肚、和味豬手、山水豆腐宴等。
海珠區知名人物有:中國現代畫家——關山月;古文字學家、金文專家——容庚;清末畫壇的名畫家——居廉等。